18世锦赛已经过去2年,但回忆起来,郎导有很多遗憾。
首先是不该追求什么多点开花,当时的中国队,除了朱婷,其他人强攻实力均不能下球得分。张常宁状态不好,李盈盈一传不过关,龚翔宇力量小,袁心玥的背飞还不够突出。实际上只有朱婷堪称强攻手,尤其在关键的半决赛,更关键的是对阵意大利这样的老冤家。
中国队错失三连冠大好机会
郎导在赛前强调不能过分依赖朱婷,这也许是对的。但这犯了致命的错误:矫枉过正。当我们意识到依靠某一项技能、某一种局面不利的时候,我们总是会寻求多种解决的方案。具体到世锦赛,就是中国队不想总是依靠朱婷,不能让对手重点拦防朱婷。我们其他点能够得分,那么就能减轻朱婷压力,就能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但想法是好的,现实是残酷的。其他人压根不具备这个能力。连意大利教练暂停都在强调看住朱婷,朱婷才是最有威胁的那一个。对手的忌惮不正是我们的最好的获胜的办法吗?可惜郎导、朱婷、丁霞三位关键人物都忽视了这个办法。特别是关键的第五局,我们没有围绕朱婷打,二传经常给其他队员打。特别是关键的最后2个球,一个给了袁心玥,一个给了龚翔宇,2人都没能下球得分,白白把进攻机会交给了意大利。意大利又是怎么做的呢?她们第五局完全依靠艾格努,其他竭力防守,队员坐在地上了,想的还是把球高高聊起来给二号位。她们的意识里就是艾格努才能扣球得分。可惜我们没有这样的意识。
郎导没有布置,她希望多点开花,希望不依赖朱婷,希望朱婷少被拦。这其实是指挥上的失误。
另一个关键的是朱婷自己胆怯了,前面被拦后,后面有点畏缩。害怕被拦。其实高手过招,被拦是常事。艾格努也有被拦的时候,但她不仍然在扣球吗?被拦没什么了不起,不敢打,不敢要,才是最可怕的。尤其像朱婷这样的世界顶级主攻,在致命的第五局,不敢勇敢地站出来要球扣,才是队伍失利的主要原因。你拦了我一个,未必能拦住第二个、第三个。你可以拦我,但肯定拦不住我所有的扣球。
第三个错误就是丁霞没有在关键时候找朱婷,她分球估计执行了教练的布置,多点开花。实际上当时中国队其他进攻队员能力有限,无法下球。张常宁健康问题,状态不好。特别说明,她的状态不好。也是因为惠若琪过早退役,她在省队打比赛的时候,过多承担了一传、进攻、防守的任务造成疲劳过度。李盈盈还是过嫩,一传不过关,她的强攻能力还不如朱婷,她上去,只能拖累朱婷,而且她的进攻意大利也不怕。龚翔宇力量欠缺,在半决赛之后她的功能退化为保障。袁心玥进攻拦网均欠缺火候。丁霞在第五局没有重点传朱婷,这才导致再次负于意大利,失去了三连冠的最好机会。
这种矫枉过正的极端错误行为,跟战争年代极左、极右情况类似。正确看清队员们的能力,审时度势用好每一个队员,不迷茫、不犹豫、务实理性才是正确的决策思路。可惜郎导没有领悟这一点。
还有就是没有学习塞尔维亚的打法,在无关紧要的比赛中。让重点队员休息休息,不至于过分疲劳,有意压一压队员的状态和激情,到关键的半决赛再放出来打,这样或许更好一点。排球界可能有这样的观点:打弱队上替补,可能是不尊重对手。我们大可不必为这样的潜规则、陈规俗套影响了夺冠策略。中国女排是有争冠实力的。我们更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采用什么样的首发阵容。在无关紧要的比赛中。让朱婷、颜妮、张常宁等几个重点队员、大龄队员、状态不佳的队员得到休息、调整。以利于在半决赛中发挥出上佳竞技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