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小将迪亚洛在下半场比赛接B费的过顶传递攻入精彩进球,但伤停补时丢球的曼联,在凌晨的欧联杯十六强赛首回合对决中,主场1-1战平AC米兰。
从比赛的实际进程来看,与对手一样伤病较多的曼联表现并不算好,尤其是首发阵容中的左半扇。而索肖的调整,并没有第一时间换上肖与弗雷德,而是妙用了小将迪亚洛。球队最后阶段的被动,不仅仅是索肖在赛后谈及的“结构性问题”,还与球队目前极度的缺兵少将有关。
【出场阵容】
曼联:26-亨德森、29-万-比萨卡(74’33-布兰登-威廉姆斯)、3-拜利、5-马奎尔、27-特莱斯、39-麦克托米奈、31-马蒂奇、21-丹尼尔-詹姆斯(74’23-卢克-肖)、18-B费(74’17-弗雷德)、9-马夏尔(46’19-迪亚洛)、11-格林伍德
替补未登场:13-格兰特、30-比肖普、2-林德洛夫、38-图安泽贝、74-肖尔蒂尔
AC米兰:99-多纳鲁马、5-达洛特、23-托莫里、24-克亚尔、2-卡拉布里亚(74’20-卡卢卢)、18-梅特、79-凯西、33-克鲁尼奇、21-迪亚斯(69’8-托纳利)、56-萨勒马科尔斯(69’7-卡斯蒂列霍)、17-莱奥
替补未登场:1-塔塔鲁萨努、90-A-多纳鲁马、30-托宁、46-加比亚
【红魔的替补左半扇,很难对抗“小拜仁”】
米兰本赛季的出色发挥,与体系有着巨大的关系:学习拜仁。强调进攻中的对抗、速度与宽度。主帅皮奥利在此前接受采访时毫不避讳,将拜仁定为球队学习的目标。因此,他们不错的中前场速度、体格能在意甲赛场上取得 效果。这一点,与踢法更加“英超化”的亚特兰大去冲击意甲诸强,十分相似。
对于曼联来说,进攻组织遭遇到高位逼抢是常规受压,而且,球队刚刚在强强对话中拿下了曼城,体能与精神力会出现较大幅度的下滑。这一点,从小麦有对抗、有出球但节奏与以往相比有点“迟缓”上反应的极为明显。
更为关键的是,曼联极为重要的左侧半扇全部是替补球员:特莱斯虽然努力但是他的体格、速率存在短板。马蒂奇因为年龄的增加问题较为明显,D-詹姆斯一旦回撤接应他身体与技术能力上的短板会全面展现。
图1:米兰前30分钟的有效防守数据
可以清晰地看到,米兰的有效防守数据基本都发生在曼联的左侧扇面,而重点自然是特莱斯、马蒂奇与D-詹姆斯。其中,马蒂奇在前30分钟就5次丢失球权(whoscored的数据不算激进),体现的最为明显。
图2:米兰高位逼抢展示
曼联后场组织进攻时,右侧虽然也有压力,但是万比萨卡有对抗体格、有爆发力,格林伍德的回撤策应也能有效对抗达洛特。但是,在左侧特莱斯与D-詹姆斯却存在对抗、速率或有球策应上的短板。
再加上组织进攻端,马蒂奇较为迟缓的分球,曼联在没有肖、拉什福德这种爆点推进球员的情况下,很难打开米兰的防线。
【从迪亚兹到凯西,米兰的打击重点是中到边】
迪亚兹虽然身材不高,但是持球速率很快,有球能力出色。本场比赛,他在前腰位置上的发挥十分关键。而他的回撤策应,打击的是曼联两个高大后腰以及B费这个防守存在短板的10号位。
图3:迪亚兹通过持球能力完成的边中结合打击
从上图可以看到,迪亚兹高位回撤接球之后,马蒂奇与B费是很难跟上他的速率的,最终让他完成转移。后续,米兰完成练习的边中结合,最终形成了射门。
其实,凯西上半场比赛被VAR认定的手球犯规进球,也展现出了曼联两名高大后腰在机动性上的缺失。
为了追平比分,皮奥利的调整是换下体能消耗巨大的迪亚兹,让托纳利来到后腰位置上去解放凯西。而凯西具备出色的对抗能力,而且策应性的传递也很有特点。再加上他们换上了卡斯蒂列霍去冲击边路,米兰在最后阶段的边中结合态势还是有,只是没有形成太好的运动战机会。
【B费再度遭遇到双后腰包夹,曼联的无球跑动与提速是关键】
凯西与梅特两名后腰,具备很强的运动、对抗能力,他俩本场比赛对于B费的限制,主要体现在不让B费在10号位接球。
图4:米兰双后腰甚至是中卫,都针对性的限制B费在10号位的接球
当B费再度远离10号位区域的时候,他的作用力是下降的。一方面,曼联没有正统的抢点型中锋,很难与B费形成45°的联系;另一方面,容易形成人员的拥挤,遭遇到包夹限制。
在这种情况下,曼联进攻端需要的“主力球员的回归”。比如,肖登场之后提供配合推进,弗雷德登场之后强化攻防对抗覆盖的同时,吸引出空间让马奎尔进行中长距离传递。
不过,索肖的思路“奇特”:他选择了打击托莫里。或者说,是瞄准了托莫里这个问题点,希望能利用边锋冲击肋部或前插身后,去打击托莫里。因为,上半场比赛开局阶段马夏尔完成的高质量远射就来自托莫里的解围失误。而从比赛的实际情况来看,托莫里本场比赛表现较为糟糕,针对性的打击效果还是有的。
图5:曼联进球的全景展现
定位球发出后,马蒂奇与B费在高位形成了局部2vs1迪亚兹的局面,这时候,凯西或梅特没有前提。获得空间的B费在格林伍德回撤、迪亚洛前插的同时送出了精彩的过顶球,托莫里对于位置、进攻球员走位、皮球的线路都出现了判断问题,让迪亚洛完成头球得分。
图6:D-詹姆斯下半场比赛错失的机会
【其他】
因为篇幅与时间原因(据说8点停电),其他战术层面简要说说:
一、本场比赛曼联的高位逼抢实质上没有奏效,原因比较明显:米兰前场是一个高点加一个快点,尤其是莱奥,具备对抗能力、高度与速度。米兰在后场面对曼联高位逼抢时,他们的长距离传递很有针对性,曼联遭遇到的冲击也比较明显;
二、索肖说的曼联下半场比赛的“结构性”问题。下半场最后阶段的被动,其实可以预料。而且,曼联已经不具备反击推进。第一,没有拉什福德这个进攻纵深点;第二,为了备战周末联赛B费提前被换下;第三,全队体能出现较大的问题,反扑无法推进。
因此,索肖让肖与特莱斯在左侧形成双边后卫,目的就是限制卡斯蒂列霍与卡卢卢这俩替补球员,因为他们体能充沛。
三、最后时刻的丢球,迪恩-亨德森可以做得更好,但这个丢球不能苛责他。而且,漏掉克亚尔的是体能明显跟不上的马蒂奇。这不是马蒂奇一个人的责任,而是曼联定位球防守的一个体系问题,球队主场最近3个丢球都是定位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