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球迷感叹,如今的NBA不好看了,最大的原因就是防守强度的大幅下滑。目前的规则和判罚体系下,对进攻球员的保护到了“疯狂”的地步,曾经那些激烈的身体对抗几乎看不见了,比赛也似乎少了很多乐趣。
提起防守,很多球迷会想起上世纪80、90年代的铁血风格,当时比赛中充斥着大动作,全场斗殴不在少数,但如果论防守质量,其实NBA最高峰出现在2000-2010年期间。
因为联盟的处罚力度,恶意犯规的频率呈下降趋势,更多球队把精力放到了防守战术的打磨中,以活塞、马刺、凯尔特人为代表的强队把防守演绎到了顶峰状态。那么他们的防守策略有何不同呢?优缺点具体又有哪些呢?下面我们就来简单分析一下。
▼底特律活塞
防守要领:时刻保持对人的施压
拉里-布朗给活塞队打造了一套学院派的防守体系,也就是时刻保持对人的压迫,保证在对方球员和本方篮筐之间有防守人。面对这种防守体系,投篮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对于持球人和无球跑动人员,活塞队都会持续施压,前者锁投篮,后者锁传球。
活塞的防守对投篮型运动员压力很大,最典型的就是2004年的科比。当时活塞用普林斯主防,其他人轮换的方式,紧紧贴住科比,给他出手造成巨大的干扰。另一方面,对于无球人员要实施传球线路的切断,2004年总决赛中,湖人队被逼出了大量的传球失误,进攻基本靠零敲碎打,最终被活塞打得崩盘。
防守弱点:怕突破高手
因为给对面球员持续施压,活塞队会采用大量的贴身防守。这样一来,碰到突破高手,防守人可能被直接甩在身后,而其他球员的防守重点也在无球队员身上,所以一旦突破了活塞第一道防线,就有机会直接冲击篮下。
2005年总决赛的吉诺比利、2006年东决的韦德、2007年东决的詹姆斯,三大突破高手都让活塞在系列赛中吃尽了苦头,最终这三组系列赛也都以活塞失败告终。其中关键一点就在于活塞队无法有效地限制这些突破高手,结果造成了自己防守体系的混乱。
▼圣安东尼奥马刺
防守要领:把进攻队员往边线赶
波波维奇曾经师从拉里-布朗,但是他打造的马刺防守体系和活塞不一样。马刺队员主要是逼迫对方的身位,通过全场领防和扩大防守,让对方难以起速,只能落下阵地来打。在阵地战中,防守要领不在于施压,而是引导。
马刺球员会尽可能地把对手往边线和底线去赶,远离弧顶区域,当对手走了弱侧后,就会遇到马刺内线球员的协防,这时对方球员最可能的两个选择:要么中投,要么大范围转移。在这种引导为主的防守体系下,突破高手和定点投手被最大程度地限制了,而鲍文和邓肯这一内一外两大防守核心就是这套体系的关键人物。
典型的案例就是马刺对詹姆斯和太阳队的限制。詹姆斯生涯中遇到马刺的比赛都打得比较艰难,原因就是不好加速从弧顶突破。一旦走弱侧后,就会遇到邓肯这个防守大闸,强杀篮下也变得困难,转移球的线路和视野都被干扰,最终只能选择中投。
这其实是詹姆斯威力最小的一种打法,他的优势在于突破和传球的结合,一旦陷入半场阵地的个人投篮得分模式,骑士和热火的运转就会出现问题。所以说,马刺队的防守体系和人员配置很克制詹姆斯。
同样,马刺也很克制当年纳什领军的太阳队。当年的数次季后赛,马刺都抓住一点,就是要阻碍纳什和外线射手的联系。所以在比赛中,我们能看到纳什个人进攻增多,纳什和小斯的挡拆频繁,但是快速转换的三分球和半场阵地的大范围转移都明显减少,这其实是马刺队希望看到的结果。
防守弱点:怕中投高手
马刺这种“赶人”防守策略也有弱点,因为对持球人的压迫没有活塞那么大,所以面对中投高手时,马刺队往往束手无策。典型的代表就是科比和杜兰特。
湖人和雷霆可谓是马刺队季后赛的两大苦主,他们难以限制科比和杜兰特的个人得分。邓肯的防守选位更偏于保护篮下,对于罚球线位置的防守是补位。但是以科比和杜兰特的能力,一旦找到出手机会,再去补位干扰,已经是来不及了。比如2008年西决中,科比就无数次在鲍文和邓肯的夹击下命中投篮,波波维奇也只能望球兴叹。
可以说,如果不是科比和杜兰特的存在,邓肯和马刺拿下总冠军的数量远远不止5次。
▼波士顿凯尔特人
防守要领:上线包夹
2007年夏天,加内特、皮尔斯、雷-阿伦齐聚波士顿。组成了绿衫军三巨头,也创造出了更加“变态”的防守体系,这个体系的关键人物就是加内特。
关于加内特,他的进攻能力在顶级巨星中属于偏弱,但是防守能力,特别是协防能力可能是历史最强。身高、臂展、速度、意识等多方面的融合,让加内特可以在禁区和三分线之间迅速移动,凯尔特人也基于这点,打造了一套堪称窒息的上线夹击防守体系。
具体操作就是一旦对手发起进攻,立马在罚球线以上夹击,形成局部的多防少(二防一、三防二),给持球人造成巨大的投篮和出球压力,对方要么选择顶着防守人强投,要么选择传球。
如果选择传球外线,凯尔特人将继续对新的持球人施压;如果传球到内线,罚球线以上的防守人需要回来补防,其中加内特就是防守中枢,因为他的脚步移动快,既能上限夹击,又能退后协防。
所以无论是科比、詹姆斯还是韦德,在健康的绿衫军身上都讨不到多少便宜。
防守弱点:耗体能,容易丢后场篮板
这种“变态”防守体系也存在弱点,那就是容易丢后场篮板,且上线夹击力度越大,篮下就会越空虚,后场篮板丢得就越多。
比如2010年总决赛,越打到后面的场次,凯尔特人的夹击力度就越猛,到抢七战达到顶峰水平。湖人队的命中率被压制得极低,科比全场24投只有6中。但在这种疯狂夹击下,凯尔特人球员也身心俱疲。
当时内线的肉盾帕金斯已经在第六战报销,凯尔特人内线配置是受过大伤的加内特、身高不足的戴维斯和老迈的拉希德-华莱士,面对湖人的拼抢确实力不从心。那场比赛中,加索尔抢到18个篮板,拜纳姆和奥多姆合抢13个篮板,科比拼下了15个篮板。第四节比赛,湖人拿到前场篮板后,利用二次进攻造成了大量的杀伤,在肉搏战中赢得了冠军。
▼对抗强度,今非昔比
其实,防守做到凯尔特人那种水平,已经是登峰造极。
在10年总决赛结束后,央视5套的现场评论员于嘉在赛后曾经说过这样的话:“感谢湖人和凯尔特人队,为我们带来了本世纪最具对抗深度的总决赛”。但是他也许没想到,这个“最具深度”可能永远停滞了。
如今的NBA赛场上,已经看不到当年那样的深度对抗,也看不到双方教练和球员在防守战术上的斗智斗勇。当下的比赛正在趋同化,球员和球队的打法好像流水线产出的一样,几乎所有球队压箱底的防守绝招都是无限换防。
像活塞、马刺、凯尔特人那样多变的防守智慧,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