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户外野钓,很难用一个具体的词语来形容,为什么呢?就是渔获的数量,实在难以言表,要是非要用什么短语来总结,那就是空军,已经成为野钓的常态化了;
而之所以会形成这种局面,一方面,是野钓的资源越来越稀缺,如电网等不法捕捞行为未能得到有效遏制;另一方面,则是因为钓鱼人的基数越来越庞大;
对钓鱼这事的认知,很多新钓友的认知,就相对比较浅薄一些,比如资源好,钓技不好也可以这种错误观点,在钓鱼圈子里,就非常流行;
事实上,钓鱼这个事,如果非要以渔获的数量来确定钓技的高低,那除了鱼的资源,也就是鱼群在垂钓水域的存量,饵料、钓技等基本功,也是非常重要的;
比如我们野钓时,如果在打窝之后,出现鱼口慢、发迟,提竿空竿率高,这几种情况,就属于典型的细节技巧操作不当,导致了上述这几种情况;
我们想要改善,其实也没有多复杂,只需要搞明白,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这些问题,并相应的做一些调整,情况,马上就能改善;
调整一、饵料的溶散太好,需要调黏
现在的商品饵,操作起来很简单,味型搭配、状态调整,都是越好越容易,所以刚接触钓鱼的新人,反而会觉得商品饵,相较于传统的蚯蚓、红虫、麦粒、玉米等,反而更容易一些;
但是,圈子里有句话,叫做三年练竿、五年开饵,这话并不是为了押韵,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商品饵的搭配使用,味型的调整其实并不算难,而状态的调整,确实需要经验的积累;
当然,对新手来说,商品饵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饵料的黏性不足,不管是钓饵,还是窝料,溶散速度太快,这样被饵料味型吸引进窝的鱼群,在窝子里几乎找不到实料;
进窝鱼在窝点附近来回游动,就是找不到吃的,自然也不会主动吸食钩饵,但是,因为饵料味型不错,还是能吸引不少鱼群进窝,所以会蹭线、撞漂,浮漂会有不少轻微的动作;
随着我们持续补窝、抛竿,会一直吸引部分鱼群留在窝点,所以浮漂的小动作会一直持续;实战时遇到了这种情况,我们只需要将窝料、钓饵,放到近岸浅水区,观察一下;
以钓饵为例,放入水中大约30~45秒左右提出,鱼钩上有残留,那就说明饵料的黏性、溶散尚可,如果30秒左右提竿,鱼钩上完全没有残留,那必然是饵料黏性不够;
当然,除了这种方法来验证,抛竿时饵团易脱落,浮钩饵落水后钓目会升起,都是因为饵料提前溶散,其实我们只要调漂精准一些,都能及时发现问题:
调整意见:确定是饵料的问题,我们要买适当的加一些拉丝粉,可以将拉丝粉在饵料上撒上薄薄的一层,再打匀就可以了,处理起来是很简单的;
调整二、铅坠和钓饵的吃铅比
很多钓友,甚至不少老鸟,在调漂时,鱼钩压漂、称饵、精找底等步骤都做的很到位,但是在实战时,还是会发现鱼口慢、空竿率高,在确定饵料的状态没有问题后;
往往就认为是调钓出了问题,其实,问题是出在了铅坠和钩饵的吃铅比上,浮漂的浮力,当铅坠是悬底时,略大于铅坠加钩饵的重量,当铅坠沉底时,浮漂的浮力略大于铅坠的重量;
咋一看,铅坠和钩饵之间的质量比,应该没多大的关系,其实不然,不管铅坠是沉底,还是悬底,钩饵和铅坠之间的质量比,就决定了进窝鱼给口的力度;
简单点说。进窝鱼体型小,钩饵的占整体吃铅的比例相应的也要小一些,这样鱼在吃口时,给出的漂讯,就是鱼在吞食钩饵之后,带动了铅坠,才导致了浮漂的动作;
如果钩饵占吃铅的比重太大,铅坠吃铅比重太小,那么就算很轻微的吃口,也会导致浮漂有动作,这就会导致空竿率很高,因为鱼还没有完全吞钩,浮漂就被拉动了;
钓大鱼的时候,同样如此,如果钩饵占吃铅比例太大,浮漂的讯号也会很灵敏,贸然提竿,刺鱼的成功率必然会很低,自然空竿率也很高;
那么,简单点说。只要鱼情不好,鱼口迟缓、杂口多,那最好的处理建议,就是加大铅坠的吃铅比,同样,如果鱼口特别好,但是空竿率比较高的时候,也同样处理,增加铅坠的吃铅比,鱼口情况马上就不一样;
调整三、学会放口,以钓钝为主
放口,其实是黑坑、竞技钓用语,意思是当出现轻、滑的鱼口时,也就是漂有动作,快速提竿却刺不中鱼的时候,那就要学会放口,因为这多半是出现了滑鱼涮饵;
野钓时其实也是如此,一旦鱼口吃、慢,提竿空竿率比较高了,我们又检查了一圈,不是饵料的问题,不是铅坠和钓饵的吃铅比出了问题,那基本上可以确定,有进窝鱼在涮饵;
野外水域中,这种情况其实反而比黑坑、竞技钓中多,大概是因为野外的生存环境,疾病、饥饿、大体型鱼追杀、钓鱼人的垂钓等各种威胁;
可以说,在野外水域,不管是什么鱼种,只要体型达到了一定程度,几乎个个都是生存小能手,自然也个个都是老滑鱼,那么出现类似黑坑、竞技钓中出现的涮饵、逗饵,也就不稀罕了;
调整建议: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分两步来操作。第一步,铅坠落底,放弃悬坠,甚至是子线弯曲都没有必要,直接铅坠到底,双钩躺底,这样可以过滤掉大多数虚假的鱼口,随便进窝鱼怎么逗;
第二步,放口,简单点说。就是浮漂出现第一次动作时,除非是黑漂,否则一律不提竿,当浮漂出现第二次动作时,再快速提竿,如果抓第二口还是空竿率比较高;
那说明进窝的可能是体型较大的鱼,确定鱼钩没有问题,就耐心的守死口即可,简单点说。就是不黑漂、不拖漂,就是不提竿;
最后:
野钓的魅力,就在于永远不知道下一竿,到底中的是什么鱼,也不知道中钩的鱼到底有多大,所以,会给我们一个错觉,就是野钓鱼情太复杂了,鱼口迟、鱼口慢,都是正常的;
其实,只要我们打窝之后。有发窝迹象出现,那就不可能只有一条鱼进窝,所谓的鱼口慢、鱼口迟,乃至于空竿率高,其实说白了,必然是饵料、调钓、铅坠和钩饵之间,至少有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
导致进窝鱼吃不着、找不到,鱼钩刺不中,浮漂讯号反馈太慢,否则,就应该是浮漂一动不动,所以,只要有发窝迹象,而且一直持续,那从以上三个角度来调整,鱼口效果,马上就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