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谢锐报道 围棋界世界大赛自1988年诞生以来,走马灯似的来来往往,已有不少,但从创办起就一直如故、未曾改变的只有春兰杯。
回到1998年在北京举办的第一届春兰杯赛,再看看2022年进行的第14届春兰杯。无论是赛制、奖金还是办赛模式,甚至连参赛棋手的待遇,都不曾有任何改变,一项赛事能做到如此纯粹,不能不折服于诞生于江苏的春兰公司以及春兰人的特有个性和行事风格。
春兰杯创办时,可供采纳的现成赛制便是富士通杯和LG杯,即24人参赛,名额直接分配给各国和各地区;首轮16人上场,8人轮空,前两轮决出八强后,再于当年底进行八强战和半决赛,翌年6月、7月进行三番棋决赛。
这个赛制当时为棋界所熟知,但随着富士通杯的停办和LG杯的改制,转眼间就只剩下春兰杯独自固守。2005年LG杯开始实行公开预选制,本赛名额扩大至32人,有一半的参赛者来自公开预选。
公开预选有利于大批量年轻棋手崛起,但这不是本文讨论的重点。在公开赛制大行其道后,有一次春兰杯新闻发布会上。时任春兰集团高级副总裁的刘亚夫被问到春兰杯是否有意增设公开预选时,当时刘亚夫的答复是,任何一项比赛都有其特质,春兰杯的赛制保持不变,就是自己的一大特质。
25年来,春兰杯的赛制还真的从未有过改变,这恐怕不仅仅是保持“特质”那么简单,骨子里还是泰州春兰人的执着。
公开赛制成为主流后,棋手出外参赛都是自己买票、预定酒店,因此,当他们参加春兰杯赛时,享受到乘坐公务舱、住高档酒店和领取每天100美元的生活费时,不胜惊讶。没错,这是春兰杯的定式,也是目前世界围棋大赛中仅存的豪华待遇,25年从未变过。
即便是发放生活费,春兰杯也是厚道之极。给参赛棋手发放生活费的传统源自于富士通杯,后来的三星杯、LG杯改制前沿袭照用。但春兰杯发放生活费的标准是头尾兼顾,即棋手抵达和离开的那两天都算数,足额发放。然而,绝大部分世界大赛的发放标准却是通用的“掐头去尾”惯例。
20多年来,春兰公司也经历了风风雨雨,个中曲折足以大书特书,但无论如何,春兰杯从未断过,春兰杯的高标准也从未变过。仅凭这点,春兰人的厚道即可见一斑。
春兰人办赛如同办事,风格鲜明。25年来办赛团队换了一茬又一茬,但他们的办赛方式不曾有变:乘坐最便宜的交通工具抵达赛地,甚而自己开着大车前往;给嘉宾和棋手准备好餐食,他们自己去吃员工餐;比赛一经结束,马上收拾所有用具,送走所有嘉宾和棋手后,一天也不耽误即回程。他们的工作风格和效率都是雷厉风行的公司做派,用于围棋比赛简直“大材小用”。
春兰杯25年来都是一个靠谱的存在,有这样的公司和这样的赛事,于棋界就是捡到宝,该是多大的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