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男篮国家集训队为了即将到来的世预赛、亚洲杯等重大国际比赛正在“如火如荼”地备战着。
除了球员备受关注之外,主教练杜锋也是球迷们热议比较多的话题。
从2019年10月31日,杜锋再次受邀担任中国男篮主教练到现在已经有接近3年的时间了,总体来说还是赢得了球迷们比较不错的认可。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杜锋的执教能力这么优秀,为什么当初他和李楠在“竞选”2019年世界杯的主教练当中还能“败下阵”来,最后是李楠成功当选了主教练呢?
如果2019年男篮世界杯的主教练是杜锋,那么对阵波兰的比赛,最后的结果还会是那样吗?
今天就和球迷朋友们简单地聊一聊。
首先,为什么当时会有“两个”的国家队主教练。
2017年2月23日,在中国篮球协会第九届全国代表大会上,姚明当选了篮协主席。
自从姚明“上台”以后,对于中国篮球的很多“改革”便陆续拉开了帷幕,其中“红蓝”两支国家队就是在他的“促进”下完成的。
之所以要组建“两支”国家队,姚明当时的出发点大致是这么几个。
其一,自然就是为了能够让更多的球员或者说年轻球员能够进入到“国家队”。
以往一支国家队的时候,除了集训的名额会多一些,到了正赛就只能有12名球员入选,每每这个时候球迷都在议论,谁谁该带上,这次没带真是男篮的“损失”。
鉴于此,索性就直接变成“两支”国家队,这样基本上就能把球迷们心中认为符合“标准”的球员都给带上。
其二,不但能够把符合“标准”的球员都带上。还能够把一些比较有“潜力”的年轻球员也给征召进来,让他们提前感受一些国际比赛的强度,从而在和一些世界顶级强队交手的时候能够更加清晰的认识到自身的“差距”和“不足”,后期能够更好的督促自己进步。
比如,吴前、孙铭徽、阿布都沙拉木、包括赵睿都是这次“红蓝”两队的“受益者”。
“扩大选材面”+“锻炼年轻球员”是国家队分为“红蓝”两队最核心的目的。
从过程和结果来看,这个目的都达到了,所以“红蓝”两队是有可取之处的。
那既然有“两支”国家队,再加上当时说的是两队的比赛任务是“平行”的,没有任何交集,那这样一来自然而然就要有两个主教练。
其次,为什么会是杜锋和李楠?
当初“红蓝”两队的模式建立之后,篮协方面就开始着手主教练的人选工作了。
而姚明考虑到为国家队“工作”虽然是一件荣誉感十足的事情,但是这也要建立在“自愿”的基础之上,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把这件工作给干好。
而不是说哪个主教练有能力就去“请”哪个主教练,万一人家内心并不是那么情愿,但是碍于“情面”又不好拒绝,最后就算勉强当了主教练可能“效果”也不会有多好。
所以,就索性改成“报名制”。
谁愿意来“竞聘”,就主动来报名,最后人数如果超了那大家再来个“竞聘”。
果不其然,最后就只有李楠和杜锋报名了。
而他俩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了“红蓝”两队各自的主教练。
李楠执教红队,杜锋执教蓝队。
再者,杜锋为什么会输给李楠?
其实,最后李楠能够担任最终“合并”之后的国家队。带领球队征战2019年的世界杯,这里面真的没有任何一点的“猫腻”,全部都是靠着他自己带领“红队”取得的优秀战绩最终“胜出”的。
当初杜锋和李楠选人,是他俩自己选的,至于有球迷说杜锋选的易建联和郭艾伦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没有参加比赛,才使得杜锋“蓝队”战绩不佳。
当然,这里面确实也有这个因素的存在,但是如果把原因全部都归咎成这个,那也不现实。
总的来说,还是杜锋的选人整体不够那么“合理”,而且球队的“凝聚力”也没有“红队”那么强。就算当时易建联和郭艾伦能够参赛,其最后的战绩也不一定能够胜过“红队”。
比如亚运会决赛,红队对阵伊朗,老对手见面“分外眼红”,几乎不用做任何动员,双方直接就“拼了”。
而最终周琦和王哲林的内线组合,给“老迈”的哈达迪好好上了“一课”。
尤其是在第二节红队当时还落后16分,但是随后便开始上演“惊天逆袭”,最终以84-72战胜伊朗,时隔八年重夺亚运会男篮金牌,同时也是历史第8次夺冠。
战胜老对手伊朗+落后之后的绝地反击+捧起亚运会冠军奖杯。
这一场亚运会决赛一下子就把“红队”的声望给“拉满”了,其势头完全盖过了“蓝队”,就当时来说如果杜锋不拿到“四国邀请赛”的冠军恐怕是很难收场了。
但是,当时的蓝队确实不具备这个能力,阵容结构不合理,队员年龄偏大,年轻队员“成色”不足,比赛当中的球员也以单打居多,整体战术也相对简单。
就这些当时我们能够看到的情况来说,杜锋是不可能赢得了李楠的。
所以,李楠能够担任最终“合并”之后的国家队主教练,真的是实至名归,就当时来说没有比他更合适的了。
我相信杜锋在那个时候也是心服口服的。
至于说,最后世界杯上能打成那个样子,也是有原因的。
首先,当时“合并”之后的集训时间不够长,而且关于到底打什么战术也迟迟没有一个最终的定论,当然这也和丁彦雨航以及周鹏的受伤有很大的关系,这等于我们的锋线在直接“天塌了”。
最终才不得已带上5名后卫,然后具体到比赛当中总是使用“3后卫”。
其实,“3后卫”如果是对阵亚洲的球队倒也不失为一个“妙招”。比如赵睿和郭艾伦其实打2-3号位也不是不可以,但是对阵欧美那些顶级强队,他俩就顶不住了,“尺寸”明显小了一号,光是防守就把他俩给消耗殆尽了,剩下的进攻基本没有多少体能来进行支撑了。
所以,总的来说是由于主力锋线的受伤,使得在人员“调配”上出现了严重的“缺陷”,让球员没有处在自己最合适的位置上,也没有发挥出自己应有的实力。
这是世界杯最终没有取得一个理想结果的一个因素。
还有一点就是李楠的原因。
诚然,当时的李楠是因为“红队”取得的战绩当之无愧成为了“合并”之后男篮的主教练。
但是,李楠毕竟是一个没有任何职业球队执教经验的“菜鸟”,之前的亚运会那都是有姚主席站在后面进行“友情指导”,尤其是对周琦和王哲林的“面授机宜”可以说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所以,不夸张地说李楠的“军功章”那也有姚主席的“一半”。
而在世界杯上对于李楠的任用显得有点“草率”了,当时完全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再找来一个有经验的“老帅”当助理教练,对李楠进行一个“辅助”。
能够在关键时刻对李楠可以直言不讳去提出问题并且能够给到解决问题建议的。
这样一来最后的结果会不会好一些?
还有球迷说,如果把李楠换成杜锋,那么2019年世界杯的结果会不会不一样?
这个真的不好说。
比如对阵波兰的那场比赛,如果是杜锋执教,那能不能有前面的那种“大好局面”就不得而知了,因为换个主教练说不定一切都会有所变化。
而且杜锋在那个时候的执教能力也远远没有现在这般“老练”,但他一直存在的优点就是头脑灵活,思路清晰,也懂得随机应变。
这恰恰都是李楠一直以来最为“欠缺”的。
所以,如果是杜锋执教2019年的男篮,结果应该会好一些。
但是,这个也不用太过于争论了,这不马上对于杜锋的“大考”就要来了,世预赛和亚洲杯,到时候我们拭目以待...